首页

h.p.l栖心之栈

时间:2025-05-25 23:39:02 作者:向绿而行 2025年“伊春生态日”系列活动启幕 浏览量:59080

  按照往年的惯例,高考报名将会在10月中旬至11月展开。参加高考的考生,要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报名、采集信息、建立电子档案、生成考生号……那么,高考报名时,考生需要注意些什么?目前多省份已公布202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报名安排。

  上海

  上海网上报名信息采集的时间安排在10月14日—17日(每天8:00-21:00)、10月18日(8:00-16:00)。

  湖南

  湖南10月16日至31日(不含双休日)将进行报名,考生需完成高考报名信息填报与确认,缴纳报名费,逾期不再受理,从2025年起取消高考补报名。

  安徽

  安徽2025年普通高考网上报名时间是2024年10月18日10:00至10月22日17:00。

  福建

  福建2024年10月23日至28日进行网上账号注册、报名和缴费,逾期不予网上报名。

  广东

  广东报名时间为:2024年11月1日至10日。考生完成系统注册、网上报名。11月6日至10日完成确认报名。

  新疆

  2025年新疆普通高考网上报名须在2024年11月25日前结束,艺术类考生网上报名在2024年11月10日前结束。

  内蒙古

  2025年内蒙古自治区普通高等学校考试招生网上报名工作拟于10月21日至11月1日进行。

  河南、江西

  天津、黑龙江等省市

  河南、江西、天津、黑龙江等省市也发布了高考报名相关提示,拟于2024年10月下旬至11月初启动2025年高招报名工作。

  考生需关注本省报名安排,提前准备这些相关材料:

  高考报名时,户口簿、居民身份证、学籍或学历证明材料等是必须核验的重要信息,请考生提前核实,确保准确。如果考生身份证遗失或即将超过有效期限的,应尽快办理新的身份证。

  往届生、外省户籍考生、残疾考生、在外省就读的本省市户籍考生都需要提供相应的报名材料。建议考生根据本省要求提前准备。

  考生需注意:

  多个省份逾期不再受理,考生须在统一安排的时间内完成高考报名信息填报与确认,缴纳报名费。

  此外,考生需注意报考类型及特殊类项目报名要求:

  一般各省报名类型包括普通类、艺术类、体育类、高职分类考试等;

  还有一些特殊类型招生,如强基计划、专项计划、定向培养、运动训练、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提前单独招生等。

  考生报名时需注意自己的报名类别,认真阅读相关规定,按要求填报相应选项,以免错漏。

  报考艺术类、体育类的考生要注意,是否要在同一时间进行统考报名、缴费,各种类型之间是否可以兼报,具体填报要求等。

  如新疆2025年普通高校招生艺术类专业高考报名时,所有报考艺术类院校(专业)的考生,须在网上报名系统填报“艺术加试”并选择加试科类。

  如湖南省2025年报考艺术类(含对口招生艺术类)、体育类专业的考生还须进行艺术类、体育类统考报名和缴费,时间为2024年11月1日至8日。

  根据教育部和各省有关规定,符合国家专项、高校专项、地方专项等报考条件的考生必须在户籍所在县(市、区)报名并办理资格申报、审核手续,才能认定相关资格。如需报考相应专项计划,考生需及时关注本省当年公布的政策。

  (总台央视记者 周培培) 【编辑:刘湃】

展开全文
相关文章
桂黔民众庆瑶年 推动 “南丹·荔波·环江”旅游跨界融合发展

“我们是在中国高质量发展的契机下成长的”,江森自控亚太区采购副总裁张美接受中新财经专访时表示,数十年来,中国经济发展,众多新建筑落地,江森自控把暖通空调、楼宇自控等领域的先进技术引入中国,并在中国取得了快速发展。

湖南娄底紫鹊界梯田迎秋收 稻谷“香”了田野富了村民

何雷告诉政知君,卡莱斯很高兴收到这份礼物。他还另外再送了一枚臂章请卡莱斯转交给美国防长奥斯汀,希望下一次奥斯汀能够与卡莱斯一起来中国,参加第十一届北京香山论坛。

浙江乡村解锁“新技能”换假日高人气

此时,共和县中医院泌尿外科的江苏援青专家白禹,综合环某病史,在征得患者及家属同意后,经与江苏后方医院远程会诊分析,决定免费为其实施国内最先进的超微创前列腺热蒸汽消融术,成为青海首例前列腺热蒸汽消融手术。

四川白玉:海拔2980米的帮果±800千伏换流站建设稳步推进

“一部分楼房装修构件破损残缺,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;还有混凝土和砖混建筑,与老街木结构的建筑风格不统一。”松阳县名城古村老屋办副主任王树斌介绍,在老街保护过程中,松阳县本着“修旧如故”的原则,不采取突变式改造或一刀切方式,而是采用最少、最自然、最不经意的人工干预,保证城市发展中文化和精神的有机延续,呈现各个时期的历史真实情况。

无方向盘仪表盘 新概念自动驾驶汽车成“移动会议厅”

适应新产业、新模式、新动能发展的数字型、创新型、复合型的高技能人才仍然稀缺,钳工、焊工、养老护理员等一线技工普遍短缺,人才培养需要更好适应市场变化和产业的需求。

相关资讯
热门资讯